查看原文
其他

(四十)习主席点赞我们的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广东学联 2022-12-11



 导读 

2009年9月23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视察。他观摩荣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2009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的获奖作品演示,与学生代表座谈,三次点赞同学们设计制作的机器人和机器人大赛活动,勉励同学们“把励志成才与铭记责任紧密结合起来,是大学生正确的人生选择”。






采访对象:陈定,男,1986年12月生,湖南邵阳人,2005年至2011年本硕均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现任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国家高新工程某型号副总师。王锐,女,1987年1月生,黑龙江哈尔滨人,2004年至2015年本硕博均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现任内蒙古乾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健,男,1982年9月生,吉林镇赉人,2003年至2016年本硕博均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现为东北电力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教师。黄陆军,男,1983年3月生,安徽界首人,2001年至2011年本硕博均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刘峰,男,1986年10月生,江苏泰州人,2005年至2011年本硕均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现任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王旭,男,1979年12月生,北京人,现任北京科技大学机器人工程实践基地主任,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组委会秘书处负责人。
采访组:石新明 姜长宝 谭玉磊 冉立泽 王 欢 章东辉
采访日期:2020年6月10日
采访地点: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会议室





采访组:陈定同志,您好!2009年9月23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视察,观摩荣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2009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的获奖作品演示,并点赞同学们设计制作的机器人和机器人大赛活动。请您介绍一下当时的情景。


陈定:机器人是哈工大的一张名片。得知习主席要来校视察的消息,我们在学生活动中心一楼大厅增设了几个机器人展示区域,有迎宾机器人、表演机器人、工业机器人,还有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多指灵巧手机器人。但最引人注目的,当数我们刚刚斩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和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双料冠军的获奖作品。


在机器人实物展区,我们搭建了一个接近比赛场地的展示台,约占大厅面积的四分之一。场地颜色鲜艳,机器人科技感十足,整体非常漂亮。当时,队员们操作着机器人模拟开展比赛,线控机器人与自动机器人紧密协作,上轿、爬山、过林、敲鼓,伴随着周围同学们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场面紧张而刺激。


习主席进入大厅后,很快就来到了展示区域。我和尉成果、肖滔同学一起操作机器人,机器人密切配合,精准停轿,平稳爬坡,三台机器人穿过树林时轿子甩出流畅的弧度。习主席在我们的场地驻足观看,当看到两个机器人如行云流水般打起太极拳时,他一边鼓掌,一边笑着对身旁的王树国校长说:“机器人也能打太极拳!”王校长介绍说,这些机器人都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设计制作完成的。习主席当即对同学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表示赞赏,对学校以机器人大赛这种形式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做法表示肯定。作为机器人队的队长,我当时站在机器人旁边,第一次以欣赏而不是挑剔的眼光观看机器人表演,内心非常激动。


采访组:机器人演示之后,听说您代表哈工大竞技机器人队参加了以“铭记责任,励志成才”为主题的学生代表座谈会,并向习主席进行了汇报。请您回忆一下当时汇报的主要内容。


陈定:座谈会上,我向习主席汇报了哈工大“本—硕—博”联盟体的培养模式。我从大二开始参加机器人比赛,在师兄们的言传身教下,一步步成长为队长,并和队友们攻坚克难夺得国内赛、国际赛冠军。关于比赛,我重点向习主席汇报了两个场景:在北京夺冠后,面对中央电视台的镜头,我们高喊校训“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在日本夺冠后,面对日本NHK电视台的采访,我们高呼:“中国,我爱你!”


按照会前计划,我汇报的时间是三分钟,没有点评环节。习主席听完我的汇报后显得特别高兴,他主动聊起自己“上山下乡”的事,说大学生要不怕吃苦,所有的成绩都是背后夜以继日的努力沉淀出来的。他肯定了哈工大这一教育模式,肯定了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这一育人平台,并亲切地称呼我为“小机器人”,鼓励我献身国防,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这次向习主席汇报的经历,可以说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2009年8月22日,我们在东京夺冠。在庆功晚宴上,东京工业大学向我抛出了“橄榄枝”。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一直犹豫要不要去日本留学,毕竟东京工业大学的机器人研究水平是有目共睹的。听了习主席的教诲,我的人生道路好像突然变得特别清晰,我这个“小机器人”注定就是要献身国防。


采访组:王锐、张健、黄陆军、刘峰同志,你们好!当年你们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参加了“铭记责任,励志成才”主题座谈会并发言,请简要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及汇报发言的主要内容。


王锐:当时,我就坐在习主席旁边,刚开始特别紧张,说话的声音都有些微微颤抖。但当我看到习主席面带微笑亲切地和大家打招呼时,瞬间就不觉得那么紧张了。


我向习主席汇报了自己所在的本科班级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奋斗事迹。我们班共有28名同学,其中17名同学家庭经济困难,但大家通过勤工俭学,自立自强,不仅没有耽误学业,整体学业成绩和就业情况都比较好,班级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也特别强。我们班还被评为“全国三好班级标兵”。


在我汇报的过程中,习主席不时点头回应,还与我们分享了他在梁家河当知青时白天劳动、晚上看书的经历。他说,人在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多吃点儿苦头、多经历些磨难,这样才能实现人生的“脱胎换骨”,达到励志成才的效果。他还向大家推荐了《平凡的世界》等图书,勉励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


习主席说,将来毕业后,你们会面临更多选择,希望同学们都能有与时俱进的就业观,更多地考虑面向基层,到实践中去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参加工作后遇到困难了怎么办?是打退堂鼓呢,还是勇往直前?他希望每一位有志青年都能铭记责任,一往无前,追求高尚。


张健:习主席走进会议室的时候,热情地与每位同学亲切握手,一点儿架子都没有。我感觉他的手厚重、温暖、有力。


我向习主席汇报了自己参加义务献血的经历。2003年,在一次义务献血活动中,我得知自己的血型是非常稀有的RH阴性B型血(俗称“熊猫血”)。从那时起,我便毅然决定要通过献血来帮助别人、回报社会。在六年时间里,我献血十几次,累计献血小板24个治疗量和1000毫升全血。


听完我的汇报,习主席亲切地对我说:“你要多注意身体!”他的话特别温暖人心,让我非常感动。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座谈中有位同学根据切身体会,说出“深入基层,尤其是了解了中国的农村就是了解了中国的基本国情”这样的感悟。习主席对此表示赞同,他说:“这一点我本人有深刻的体会。我虽然出生在城里,但在‘文化大革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大潮中去了农村,并且一去就是七年。这在当时虽说是毫无选择,但给我的感受却是‘脱胎换骨’。”这时,时任省长栗战书笑着接过话茬:“我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咱们习副主席当年是在陕北黄土高原最偏僻的小山村之一,从农民做起,还做过大队党支部书记。”这时,习主席向同学们提起老前辈们当年鼓励自己的话:“你到农村去是对的。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到农村是去找根据地找群众,你们现在有些年轻人要躲群众,这怎么行呢?”


黄陆军:我当时正在读博士,是现场最后一个发言的学生。我向习主席汇报了自己在复合材料领域刻苦攻关并得到国际认可的事迹。


在我汇报结束后,习主席站起来即兴发表了讲话。当看到会议室门外围着很多学生时,他说:“同学们都进来,站在后面。”同学们站着听,他就站着讲,这个细节留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习主席高度肯定了哈工大的办学成绩,为大学生设计制作的机器人点赞,为这次座谈会的主题点赞。


习主席说:“很高兴能够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来看一看,也很高兴和同学们见见面。今天我们是慕名而来,哈工大赫赫有名,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创新成果多,是国家重点大学。学校从建校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科技人才,为我们国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我们刚才参观了学校的实验室,体验到了学校的学术氛围和学习环境。同学们,你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哈工大上学,能有这样的一个非常优越的学习成才环境,我为你们感到高兴。我们刚才在外面看到的机器人表演,就是同学们才华的展现。”


习主席说:“此次‘铭记责任,励志成才’座谈会,主题选得很好!几位同学精彩的发言,让大家颇受感动。”“大学生是祖国美好的未来,光明的未来。没有年轻人就没有希望,没有未来。毛主席讲,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我们都曾经当过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现在民族的希望更在于你们。”


习主席在讲话中勉励我们“要主动将自身发展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成就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这让我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激励我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多年来,我始终铭记习主席的嘱托,解决了粉末冶金钛基复合材料脆性大的国际性瓶颈问题,解决了100kg网状结构钛基复合材料坯锭稳定制备、600℃—800℃无合适轻质耐热高强韧金属结构材料可选等一系列难题。2018年我入选国家“优青”,2020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培养出一批以宝钢教育基金优秀学生特等奖获得者为代表的拔尖创新人才。


回忆那次座谈,有一个画面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那就是在座谈会结束时,看到习主席这么亲切,大家不禁萌生出与习主席合影的念头。不知谁说了句:“习主席,您可以和我们合张影吗?”习主席爽快地答应了,转过身走到同学们中间,与我们共同记录下了难忘而美好的时刻。这张照片一直摆放在我的实验室里,陪伴、激励着我在教育和创新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刘峰:我当时坐在习主席对面。受邀参加这次座谈会,是因为在2008年3月,我和同学何晓波冒着生命危险在松花江救出两名掉入冰窟的女童。当年,我俩被教育部评为“全国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


座谈会快要结束时,习主席语重心长地说:“希望同学们一定不负年华,把握青春。既然来学校上学,首先还是要刻苦学习、敏于求学、打牢基础。在学校这几年,毕竟可以专门系统地学习,可以有一个优秀的群体来共同探讨学习。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也是个历练成长的过程,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将来真正成为知识丰富、能力卓越、品德高尚的合格大学生,并且要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而奉献的志向来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习主席最后说:“国庆节、中秋节即将到来,在这里,向我们的同学们、学校的广大师生员工,向你们表示节日的祝贺和问候,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学业顺利!祝大家家庭幸福、生活愉快!”


座谈会结束后,习主席同前来送行、久久不肯散去的师生们一一握手。


有一个细节令我记忆尤为深刻。当习主席即将乘车离开学校时,老师和同学们的情绪都十分激动。现场有几位清扫员阿姨也跟大家一样,激动地鼓掌欢送习主席。让我没想到的是,当时已经快要上车的习主席突然又走了回来,向站在门口的清扫员走了过去。几位清扫员一边鼓掌欢迎习主席,一边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了几步。


习主席快步上前,主动伸出手同几位清扫员一一握手,并亲切地对她们说:“你们也是辛勤的园丁,我向你们表示节日的祝贺和问候!”


采访组:陈定同志,您刚才讲到习主席在座谈会上亲切地称呼您为“小机器人”,并鼓励您献身国防。请问您后来是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的?


陈定:习主席在座谈会上说:“当代大学生如今有更多的选择,可以追求现实的,也可以追求理想的,该怎样选择呢?就像刚刚义务捐献‘熊猫血’的张健同学在发言中说的那样,人要有崇高的追求,那种觉悟的力量、精神的力量会为大家的选择起到很大的作用。”


习主席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要主动将自身发展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也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有的人生选择。很多老一辈的革命家、科学家,他们为了救国救民,奋发读书。这样的典型事例,不胜枚举。大学生们应该见贤思齐,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大学生一定要有一个人生目标,要有远大的志向,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成为社会的栋梁,成为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遵循习主席的教诲,我在硕士毕业后,选择到国防军工单位——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工作。在这里,一群充满激情的年轻科技工作者从事着海军最新装备系统的研制工作,我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我将机器人专业知识跟海军装备现代化转型紧密结合,技术攻关的经验体会与科研工作如出一辙,只是将以前提升机器人速度的目标变成了提升部队战斗力,以前为校争光的目标变成了保家卫国。


十年来,我从一名助理工程师成长为国家高新工程某型号副总师,担任研究室副主任,带领着一支年轻团队践行着当年对习主席的承诺。这一切跟学生时代设计制作机器人的经历是那么相似,我憧憬着有一天能在海军领域作出更大的成绩,也能再次跟习主席说一声:“‘小机器人’没有让您失望!”


采访组:王旭老师,您好!习主席视察哈工大时点赞的学生设计制作的机器人,曾在2009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荣获冠军。您作为这项大赛组委会秘书处负责人,请为我们简要介绍一下大赛情况。


王旭: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是由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在2002年发起的一个国际性大学生机器人竞赛活动,每年一届,由亚广联成员国轮流主办。比赛每年推出一个新主题,由主办国根据本国历史文化特点制定比赛内容和规则,参赛者需要自行制作机器人,完成规则设置的任务。中国广播电视机构作为亚广联的正式成员,从2002年开始在国内举办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选拔冠军队代表中国参加这项国际比赛。至今中国(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代表队在亚太国际赛总决赛中先后荣获六次冠军、七次亚军、三次季军。目前,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由共青团中央联合深圳市人民政府等单位共同举办。赛事自举办以来,经历了二十年的发展,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宗光华、北京理工大学陆际联、北京科技大学郗安民等一批机器人领域著名专家的指导下,吸引了国内二百多所理工科高校参加,凝聚了一群优秀学生和指导教师。他们亦师亦友、共同实践,深入进行团队式、探究式教学的探索,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培养了一大批卓越工程师和优秀企业家。


采访组:陈定同志,哈工大竞技机器人队荣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2009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是非常不容易的。作为冠军队的队长,您有什么经验与我们分享吗?


陈定:我在大二时开始参加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从保障工作做起,学习手工、建模、编程,但那年我们止步于小组赛,流下了遗憾的泪水。“这让我们不甘心啊!”赛后,我一直在思考:想要取得好成绩,我和团队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大三的时候,我拉着几个队员暂时离开了机器人队,不断参加各种机械创新大赛、电子设计大赛。通过这些比赛,我们认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同学,也进一步提升了自己“光—机—电—液”的技术水平。一年后,带着一张张鲜艳的奖状,还有结识的各个学院的专业尖子,我们重返机器人队。全国机械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数字建模大赛一等奖,这些荣誉我们已经斩获,但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夺取第八届全国机器人大赛的冠军,并在日本举行的国际赛上代表中国获得冠军。


作为队长,我和大家拟定了几条建队方针:一是队员必须已取得保送研究生的资格,以保证有充足的精力参加比赛;二是队员必须拥有其他类似比赛的经历,以缩短培养周期;三是大赛备战必须远离主校区,以减少干扰。就这样,12名各有所长的大四学生组成了哈工大机器人队的核心。之后团队来到基础学部,封闭式备赛一年,突破陀螺仪技术实现快速定位,攻克激光雷达技术实现末端纠偏,全身心投入比赛,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完美,最终收获国内赛、国际赛冠军。


采访组:王旭老师,听说参加过机器人大赛的同学中,涌现出一大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创业拔尖人才,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


王旭:是的,其中最突出的是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汪滔。当时还在香港科技大学读书的他,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两年参加了这项比赛,获得了中国香港地区冠军、亚太国际赛季军。2006年,汪滔创办了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大疆追求极致、实干纯粹的做事风格,同机器人大赛的青年工程师文化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大赛专家委员会主任宗光华教授曾牵头组织过一次调研,截至2019年年底,大赛参赛队员毕业后,创办的智能硬件领域企业达160余家,参与创业者约600人,安置就业者约16000人。大疆创新、李群自动化、深圳乐行天下、北京极智嘉、深圳斯坦德、松灵机器人、因时科技、普渡科技等企业的创始人或CTO都曾是机器人大赛的骨干队员。当然,还有更多的像陈定这样的重大工程总师、前沿科技领域的学者专家。


这项比赛任务难度大、复杂程度高、准备周期长,参赛学校需要组建一个大团队,从设计、制作、调试,到改进、训练,是一个完整的工程实践过程。除了技术上的分工,还需要在进度控制、财务、物资、宣传等非技术领域进行统筹协作。这些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复杂工程认知、系统思维、团队协作、项目管理等综合素质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团队在一起解决问题、深度磨合、协作拼搏,塑造了精神、提高了技能、建立了信任,训练出包括设计、工程、系统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思维能力,再走上创新创业道路就能有更高的成功率。这就是机器人大赛能培养拔尖人才的主要原因。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人才的培养,未来我们将在团中央的领导下,把这个拔尖人才培养平台继续做好、做精、做实,不断深入研究工程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国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培养出更多拔尖人才。


编辑:叶冰冰、蔡丽仪责编:何金航、林巧婷初审:刘佳鑫、李秉寰复审:陈宇鹏、辛琦终审:饶玲来源:中国青年报(ID:zqbcyol),若转载此文,请不要删改标题、正文、加插图片,谢谢合作;广东学联综合整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